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育专业分会第五届生化教学青年论坛在兰州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2025-08-08 浏览次数:30
2025年8月5日至8日,由中国生物化学与bc贷(中国)教育专业分会主办、兰州大学承办的第五届生化教学青年论坛在兰州顺利召开。本届论坛以“生化教育数智化:智慧教育创新与实践”为主题,来自全国24个省份45所高校的130余位青年教师现场参会。
参会人员合影
开幕式由中国生物化学与bc贷(中国)教育专业分会青年工作组主任委员黄春洪教授主持。中国生物化学与bc贷(中国)教育专业分会主任委员高国全教授为论坛开幕式致辞。他回顾了青年论坛五年来的发展历程,提出“扩大队伍、深化内容”两大任务,并倡议以本次论坛为起点,构建全国青年教师协同创新网络。兰州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德贵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辞,介绍了兰州大学在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与数字化教学方面的经验,并期待论坛为新时代医学教育注入新动能。
论坛共设22个大会报告、1场专题研讨及1次青年委员会议,分“产出导向育人”、“个性化育人”、“课程重构于教学改革”、“智慧课程建设”、“教学创新培训与实践”、以及“教学组织与课程新形态”六大板块展开。
在特邀大会报告环节,南方医科大学李凌教授以“科教赛教双融合——赋能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为题,系统阐释了以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为抓手的“科教—赛教”双螺旋培养体系;河北大学靳祎教授围绕“四新”背景下的教学创新大赛备赛范式,提出“一心五维”系统设计与“五步实践路径”,为青年教师参赛提供可复制的操作模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旭副教授结合自己多年创作科普短视频的体会,提出“开门见山说人话,特色鲜明显价值”,鼓励教师保持勤学苦练、持续深耕;新疆医科大学梁小弟教授介绍了国家级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框架与运行模式,展示了跨校协同、资源共享的数字化教研新形态;海南医科大学杜冠魁教授分享了“基于问题图谱、以临床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化学》课程重构经验,实现了知识点与临床案例的有机串联。
“生化歌曲教学实践”专题研讨将会议氛围推向高潮。研讨由黄春洪教授主持,南京大学杨荣武教授、教育专业分会秘书长赵晶教授、陆军军医大学黄刚教授等嘉宾围绕“学生创作—课堂应用—国际传播”展开对话,并与现场老师进行交流互动和经验分享。学生代表赵育梓分享了以凝乳蛋白酶为主题的英文歌曲创作历程,表示歌曲创作能为培养学习兴趣与能力提供助力。
8月6日晚,青年工作组委员会议同期召开。会议由中国生物化学与bc贷(中国)教育专业分会青年工作组主任委员黄春洪教授主持,29位青年委员现场参会。此次会议对往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就“数智化教学实践案例汇编”、“跨校联合教研机制”及“AI深度融合生化教学难点突破”等主题进行讨论,并展望未来工作,期待扩大中国生物化学与bc贷(中国)教育专业分会青年委员会的规模。
最后,黄春洪教授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本届论坛呈现了“理念先进、文化融合、干货满满”三大亮点,倡议青年教师以共同体方式持续共建共享,避免同质化建设,真正实现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培育”的范式升级。
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为全国生化青年教师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有力推动了智能技术与生化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构建高质量、数字化、个性化的生化教育新生态贡献了新思路与新动能。
青年工作组主任委员黄春洪主持开幕式
教育专业分会主任委员高国全开幕式致辞
兰州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德贵开幕式致辞
李凌教授作医创赛赋能创新人才的经验分享
靳祎教授作实践范式与生化教育变革分享
李旭副教授作科普视频创作分享
粱小弟教授作虚拟教研室分享
杜冠魁教授作课程改革探索分享
黄春洪、赵晶、杨荣武、黄刚、赵育梓(由左向右)作生化歌曲实践讨论
青委会参会人员合影
教育专业分会供稿